熱門文章
員工有能力還不夠,透過「整合向量」,讓團隊一致、更有力量!
發表時間:2025-03-07 點閱:1074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如果每一個員工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採取行動的話,會有什麼後果?
如果不把每個人的力量和方向(向量)整合在一起,力量就會分散,無法成為公司整體的力量。只要看過棒球或足球等團體競技的球賽,就可以明白箇中道理。一心朝著勝利前進的球員組成的隊伍,和每個人都朝著「個人風格」的目標衝刺的隊伍,在力量上的差異是昭然若揭。
當所有人的力量都朝同一個方向集結的時候,就會形成好幾倍的力量,衍生出令人驚異的成果。一加一可以等於五,甚至等於十。
徹底與員工溝通,直到向量整合
這箇中的意義與前面提到的「全體員工參與經營」是完全一樣的。
如果大家都是心不甘情不願地參與經營的話就傷腦筋了,所以要整合向量(力量的方向),而這正是經營上最重要的要素,也就是「想法」。以公司的立場來說,率先整合全體員工的「想法」,還有整合「應該前進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也就是說,全體員工參與經營,讓所有人員體認到公司應該前進的方向、目標是一樣的,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就像每個人的長相都不一樣。一家公司就是將個性和想法迥異的人們聚集在一起經營公司。所以,告訴員工「我是以這種想法在經營京瓷,朝著這個方向邁進」,同時要求大家與該方針同調,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是最難的部分。每次一有機會,我都會不斷地對員工灌輸一個觀念:「我想讓我們的公司以這種做法,朝著這個方向發展,我希望你們能夠了解」、「我認為身而為人,應該有這種想法」。
有的員工聽完這一席話,眼中閃著金光,不斷點頭稱是;也有的員工則是滿臉「你在說什麼啊?」的疑惑表情。舉例來說,我找來了十個人進行溝通,如果當中有三個人一臉不以為然的表情,我就會拚命說服這三個人,直到他們贊同我的想法,說出「總經理,您所言甚是」這樣的話為止。
只有始終不認同的員工會露出「我打一開始就知道啊」的表情,因為意見、想法差異過大,所以始終不願意認真聽我說話。可是,對那些對我所說的話產生共鳴的人來說,他們不只是虛應了事,甚至可以保持愉快的心情,一聽就是好幾個小時。
為了讓不認同我想法的人多少能夠接受,我花了很多時間在這件事上。有很多經營者會認為,要撥出一個小時在這種事上,不如要求對方好好工作更划算。但是,不管是一個小時還是兩個小時,我都會持續溝通,直至不認同的員工改變想法為止。
如果我花了這麼多心思,還是得不到對方認同的話,我就會說:「夠了,那就請你辭職吧。」這算是極端的例子。被要求辭職的員工會面露怒色追問:「為什麼我得辭職?!」
於是我會說:「你一定覺得不好受吧。可是,我其實也不好過啊。既然我們都覺得不舒服,不如你就到一個想法與你相符的公司去吧。日本是自由和民主主義的國家,人們也有選擇職業的自由。你大可不用待在一家自己不喜歡的公司。如果整個社會情勢是只剩下我們這家公司可待,那無話可說,但是,外面多的是其他公司啊。」
在公司壯大到如今這般規模時還說這種話,或許有問題,但是考量到京瓷還只是一家中小企業時時的狀況,員工是有很多其他的地方可去,不需要勉強待在京瓷。所以,就算是頭腦再怎麼聰明優秀的人,我都會要求向量不合的人離職。
也就是說,在人數不多的集團當中,即便只有一個向量不合的人,其他的人就會產生一個想法「啊,原來不用勉強修正自己的向量也無妨啊?這樣的人還是可以待在公司」,所以,我非常注意整合員工的向量。
►►本文摘自:《稻盛和夫 京瓷哲學(暢銷紀念版):穩健經營的哲學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