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書名取「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之意。作者洪應明早年曾熱衷於仕途功名,晚年歸隱山林,洗心禮佛向道。集畢生的學識著述《菜根譚》,本書糅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釋家出世思想和道教無為思想,結合自身人生體驗,形成一套出世入世的警語,教導人們從塵世中解脫、修行、把握自我。
《菜根譚》一出,獲得了極高的評價,明代人們對《菜根譚》的評價是:「談性命直入玄微,且會隨著時間的磨礪更加耀眼。」在這部歷久彌新的智慧書中,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政治家可以找到謀略;商人可以找到機智;僧侶可以找到博大和寬柔;更多的凡人則可以找到安享生活的真諦。
《菜根譚》好似包羅萬象的智慧寶庫,又像一位慈愛的長者,靜靜地敘述著人世百態,教導你如何修性律己,「風斜雨急處,立得定腳」,培養你一顆樸素、純淨的赤子之心,「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告訴你安身立命之道,「立業建功,事事要從實地著腳,若少慕聲聞,便成偽果。」如清風,如細雨,沒有痕跡,卻點滴入心。
《菜根譚》書名取「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之意。作者洪應明早年曾熱衷於仕途功名,晚年歸隱山林,洗心禮佛向道。集畢生的學識著述《菜根譚》,本書糅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釋家出世思想和道教無為思想,結合自身人生體驗,形成一套出世入世的警語,教導人們從塵世中解脫、修行、把握自我。
《菜根譚》一出,獲得了極高的評價,明代人們對《菜根譚》的評價是:「談性命直入玄微,且會隨著時間的磨礪更加耀眼。」在這部歷久彌新的智慧書中,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政治家可以找到謀略;商人可以找到機智;僧侶可以找到博大和寬柔;更多的凡人則可以找到安享生活的真諦。
《菜根譚》好似包羅萬象的智慧寶庫,又像一位慈愛的長者,靜靜地敘述著人世百態,教導你如何修性律己,「風斜雨急處,立得定腳」,培養你一顆樸素、純淨的赤子之心,「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告訴你安身立命之道,「立業建功,事事要從實地著腳,若少慕聲聞,便成偽果。」如清風,如細雨,沒有痕跡,卻點滴入心。
章節
- 01 榮辱得失不上心(p.17)
- 02 與人交往的四條黃金法則(p.22)
- 03 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p.26)
- 04 制怒者制勝(p.29)
- 05 追求精神上的富貴(p.32)
- 06 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p.35)
- 07 防止自己上當受騙的訣竅(p.38)
- 08 自制者,制天下(p.41)
- 09 反省自己,不要怨天尤人(p.44)
- 10 做自己的主人(p.47)
- 11 勿做有才無德者(p.51)
- 12 心寬則天地寬(p.54)
- 13 白開水的味道最長(p.58)
- 14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p.61)
- 15 羈絆越少越灑脫(p.64)
- 16 自家人知自家事(p.68)
- 17 做自己情緒的主人(p.71)
- 18 境由心生,莫要疑心生暗鬼(p.75)
- 19 不要隨性而為(p.78)
- 20 儉樸可以養德(p.81)
- 21 人情練達即文章(p.84)
- 22 知退知讓是處世的萬全之策(p.87)
- 23 柔弱圓融才能長久(p.92)
- 24 萬言萬當,不如一默(p.95)
- 25 聰明糊塗各有時(p.98)
- 26 與人交往要冷熱適度(p.101)
- 27 朋友義氣,遠離一個「利」字(p.105)
- 28 處理問題要講求方法(p.108)
- 29 孟嘗君的得與失(p.112)
- 30 逆境是一筆財富(p.116)
- 31 即使美德也要適度,不可太過(p.119)
- 32 不作害人之想但有防人之心(p.122)
- 33 接受一時之歡,更要接受久處的平淡(p.126)
- 34 和小人保持距離(p.129)
- 35 共富貴難,難在看淡利益(p.133)
- 36 千人千面,重在攻心(p.136)
- 37 保持恰當的距離最重要(p.140)
- 38 做事不要衝動(p.142)
- 39 要善於批評(p.145)
- 40 讀懂社會這本無字書(p.147)
- 41 君子如何坦蕩蕩(p.150)
- 42 只有面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p.152)
- 43 有容乃大,豁達多成(p.155)
- 44 認真可以,但是不能較真(p.159)
- 45 一念錯,萬事錯(p.164)
- 46 不要追求完美(p.167)
- 47 防患於未然是最高明的方法(p.170)
- 48 人生最難得是善終(p.173)
- 49 親與疏,只在於心與心的距離(p.176)
- 50 讀書人要過三道關口(p.179)
- 51 少事是福,多心是禍(p.182)
- 52 仗義疏財,財愈積聚(p.185)
- 53 好處宜自淡而濃(p.188)
- 54 未雨綢繆,有備無患(p.191)
- 55 沒有誰的話是百分之百正確(p.195)
- 56 怎樣才能事事從容(p.198)
- 57 和小人交往不要草率(p.201)
- 58 處世要溫和,為人要謙恭(p.204)
- 59 一定要忙中有閒(p.207)
- 60 得理要讓人(p.211)
- 61 道德是做人的根基(p.214)
- 62 怎樣對待「是」與「非」(p.218)
- 63 無爭、清淡才能長久(p.222)
- 64 心要明,耳要靜(p.225)
- 65 播什麼種子,結什麼果(p.228)
- 66 超脫才能快樂(p.232)
- 67 人生需要一點自得其樂(p.235)
- 68 不要自尋煩惱(p.238)
- 69 不要追求完美,一切隨緣(p.243)
- 70 耐字支撐的人生(p.248)
- 71 恆心與耐心(p.251)
- 72 保持自我(p.254)
- 73 以拙處世(p.258)
- 74 有心為善,雖善不賞(p.261)
- 75 人生苦短,何必計較(p.264)
- 76 盡人事,聽天命(p.267)
- 77 10. 在大功大過面前,怎樣保護自己(p.270)
- 78 行百里者半九十(p.273)
- 79 千古人情是一理(p.276)
- 80 君子慎其獨(p.280)
- 81 不要自恃聰明(p.284)
- 82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p.288)
- 83 英雄不問出處(p.291)
- 84 身在事外人自清(p.295)
- 85 功成身退乃天之道(p.298)
- 86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p.301)
- 87 富者多憂,貴者多險(p.304)
- 88 人生本無常,悲歡何來(p.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