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內容簡介
父母,不僅僅只是保護孩子的長輩,更應該是孩子可以談心的好朋友。
很多父母在孩子犯了錯誤時,總是怒氣沖沖的,其實,這時候教育孩子,大多數的父母都只是在發洩自己這種憤怒的情緒,而很少去考慮孩子的感受……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先不要怒斥孩子的錯誤行為,而是先心平氣和的說出自己的感受,這樣,孩子才能從家長的話中,意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對他人造成的影響,進而心甘情願的主動認錯。
孩子不知道認錯,其實是大多數時候家長沒有給他們機會!
很多的時候,父母發現,不管自己如何責駡,孩子的有些錯誤還是依舊再錯。對此,他們真的已經束手無策了……
在一節家庭互動課上,老師讓家長坐在教室的後排,聽聽學生的對父母的要求:
「如果你們做錯了事情,希望父母怎麼辦?」老師開始問大家問題。
「我希望我的爸爸不要打我」一個瘦瘦的男孩站起來說道。
「我希望我的媽媽不要老是責備我。」一個短頭髮的女孩大聲的說道。
「我希望我的父母告訴我,我錯在哪裡了。」一個眼睛大大的女孩說道。
「我希望我的父母能給我一個反省的機會。」一個個子高高的男生大聲說道。
坐在後排的父母都聽到了,全都看著這個孩子。
「如果父母都做到了這些,你們會怎麼做呢?」老師笑了笑,繼續問道。
「我會很愛他們,試著去改正錯誤。」孩子們高聲答道。
章節
- Chapter 1 放下棍棒,尋找代替懲罰的方法(p.7)
- 「打是情,罵是愛」是最大的謊言(p.8)
- 建議比責備更管用(p.16)
- 客觀看待孩子不聽話(p.21)
- 疼愛孩子,也要懂得如何責罰(p.28)
- 懲罰太多,必將失去效應(p.33)
- 如何給孩子好的教育和影響(p.40)
- Chapter 2 問題多多,如何結局?好言好語好方法(p.47)
- 「等我冷靜一下再說」──憤怒時最好閉嘴(p.48)
- 「我是家長,我說了算」──以權壓人不可取(p.53)
- 「我想和你說點悄悄話」──不要當眾責備孩子(p.59)
- 「很高興你能幫忙,但……」──責備要裹著「糖衣」(p.65)
- 「這也不是件壞事情」──換個角度說事情(p.69)
- 「要是不這麼做的話」──在對比中領悟道理(p.74)
- 「若別人像你一樣怎麼辦」──將問題拋給孩子(p.78)
- Chapter 3 寬容一下,效果更好(p.83)
- 與其責備,不如給予反省的機會(p.84)
- 理解孩子的小脾氣(p.91)
- 允許孩子有不聽話的時候(p.97)
- 不要太介意孩子的「頂嘴」(p.102)
- 好媽媽會反思:一定總是孩子錯嗎?(p.106)
- 「撒謊」也是一種創造(p.113)
- 驚喜在最後──耐心聽孩子說完(p.118)
- Chapter 4 聰明的家長會說會管(p.125)
- 榜樣的作用很重要(p.126)
- 先協調方案,再進行教育(p.132)
- 利用非正式機會教育孩子(p.138)
- 慎用責備孩子的權利(p.143)
- 主動認錯的孩子不責備(p.149)
- 過分苛責會傷害孩子(p.154)
- 不能遷就孩子的無理要求(p.160)
- Chapter 5 幫孩子將「厭學」變成「願學」(p.167)
- 調整你對孩子的「期望值」(p.168)
- 幫孩子樹立一個切合實際的目標(p.175)
- 別將學習暗示成為「苦」事(p.182)
- 開展心靈對話,喚起孩子學習的興趣(p.189)
- 引導孩子不斷走向進步(p.195)
- 不能只根據成績好壞來獎懲孩子(p.201)
- 幫助孩子戰勝考試焦慮情緒(p.208)
- 孩子說「不想上學」時不要逼他(p.214)
FB留言
同作者書籍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