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以非常口語化的詞彙注解《論語》,跳脫出傳統文言文方式,非常淺顯易懂。
★從現代的觀念來解讀《論語》,重新解釋經典,更加生動有趣。
《論語》是舊的
但是讀法可以是新的
儒學經典裡的智慧
用現代人的語言重新解讀
再現孔夫子及其弟子的
課堂問答現場
《論語》記載著孔子以及其弟子的言行紀錄,是本語錄體。
更是研究孔子學說暨儒家思想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始資料。
四書五經,乃儒家學術思想中心、固有文化之寶典:如《中庸》為本體論,《大學》為方法論,《易》是知識論,《詩》《書》是文學論,《春秋》是歷史論,《禮》《樂》是文化論,《孟子》是民生論;唯有《論語》最生活化、實用化,常在「詩云、子曰」的字裡行間,收到潛移默化之效,達到移風易俗之用,是為生活論,其「功力」比之《聖經》常有過之而無不及。
作者以創意式概念,注釋孔子與弟子間的對話,重新賦予新氣象、新生命,使得「孔家店」諸子們,擺脫嚴肅的聖賢外殼,賦予更親切、更活潑、更生動的形象,永遠深入在我們的生活裡。
章節
- 代序(p.iv)
- 學而第一(共十六章)(p.1)
- 為政第二(共二十四章)(p.19)
- 八佾第三(共二十六章)(p.41)
- 里仁第四(共二十六章)(p.63)
- 公冶長第五(共二十八章)(p.81)
- 雍也第六(共二十八章)(p.107)
- 述而第七(共三十七章)(p.131)
- 泰伯第八(共二十一章)(p.157)
- 子罕第九(共三十章)(p.173)
- 鄉黨第十(共十八章)(p.195)
- 先進第十一(共二十五章)(p.209)
- 顏淵第十二(共二十四章)(p.231)
- 子路第十三(共三十章)(p.249)
- 憲問第十四(共四十七章)(p.271)
- 衛靈公第十五(共四十一章)(p.305)
- 季氏第十六(共十四章)(p.333)
- 陽貨第十七(共二十六章)(p.347)
- 微子第十八(共十一章)(p.369)
- 子張第十九(共二十五章)(p.381)
- 堯曰第二十(共三章)(p.399)
- 跋(p.405)
- 參考書目(p.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