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點閱:24409

譯自:Justice: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其他題名:一場思辨之旅 1場思辨之旅

作者: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著;陳信宏譯

出版年:2018[民107]

出版社:先覺出版社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EPUB 流式

ISBN:9789861343280

分類:哲學  SDG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內容簡介
桑德爾:思考「正義」,才能促使我們思考最好的生活方式。
★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政治哲學家,引領當代思潮的重要指標
★引燃全球公共辯論火苗,跨世代熱烈品讀經典
★哈佛大學最受歡迎、最具影響力的一門課
★美國電視史上第一次向公眾播放的大學課程
 
博大精深、文筆流暢且深富人文關懷,這是能夠真正改變人的讀物。──《出版人週刊》
 
◎關注當代最容易被忽略的議題、最切身相關的困境
社會和政治讓人充滿挫折感,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有沒有第三種可能?如果我們希望過好自己的人生,扮演良好的公民角色,就無法迴避這些問題。本書作者桑德爾為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被譽為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其蘇格拉底式的對話互動式教學為人津津樂道,亦實踐了學術平民化的精神。「正義」課程至今已累積超過一萬五千名修課人次,使得哈佛大學首次決定將一門課製作成電視節目在美國公共電視播出,成為美國電視史上第一次向公眾播放大學課程。這十二個小時的課程被瘋狂轉寄,日本NHK 和英國BBC 也接連播出,全世界各地掀起「桑德爾熱潮」,無數人透過網路或電視收看這門課(www.JusticeHarvard.org),是哈佛大學迄今最受歡迎,也是最具影響力的一門課。
 
《正義》囊括桑德爾在課堂上與學生討論的各種深度議題,帶領大家踏上思辨之旅,例如該如何處理財富不平等的問題?說謊一定是錯的?十人的命比一人的命珍貴?安樂死應該得到許可?個人自由應受限制?殺人有可能具有正當性?
 
他以淺白清楚的方式詮釋亞里斯多德、邊沁、康德、諾齊克、羅爾斯等諸多哲學大家的觀念,探討各種衝突爭議的概念,邀請大眾持續對我們在生活中面對的兩難困境,進行自我檢視和深度思考。
 
【專文介紹】
朱家安(沃草公民學院主編)
幸佳慧(作家)
苑舉正(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陳嘉銘(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黃益中(高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綠 角(作家)
顏厥安(臺灣大學法律系教授)
 
【各界推薦】
張鐵志(中華文化總會副秘書長)
楊世瑞(北一女中校長)
蔡淇華(惠文高中教師兼圖書館主任)
 
(依照姓氏筆畫排列)
 
好評推薦
 
【媒體好評】
◎世界上現存的哲學家當中,最切合當代需求的一位。──《新聞週刊》
◎桑德爾以他的政治哲學處理我們廣泛存在的不安感受。──《泰晤士報》
 
◎桑德爾對於正義理論的解說……清楚明白又具有即時性。《正義》以我們所有人都能夠理解的方式,令我們面對那些潛藏在衝突之下卻經常沒有得到承認的概念。──《紐約時報》
 
◎耳目一新,桑德爾藉著將道德哲學置於公民辯論的核心而轉變了道德哲學。──《新政治家》
 
◎身為全世界最受喜愛的一名教師,桑德爾質疑現代公共生活的首要假設,亦即道德與宗教概念是私人事務,應該排除於公共政治辯論之外。──《觀察家報》
 
◎政治人物與評論者通常會針對政策提出兩項問題:這項政策會不會讓選民的生活過得更好,又會不會影響他們的自由?桑德爾正確指出了這種辯論的膚淺性,並且加上第三個標準:這項政策對於共善會造成什麼影響?──《衛報》
 
◎桑德爾這部廣泛探究各種熱門議題,以及永恆不墜的哲學問題的著作令人讚嘆不已……博大精深、文筆流暢且深富人文關懷,這是能夠真正改變人的讀物。──《出版者週刊》
 
◎桑德爾實踐了最優秀的學術平民主義,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彌爾與羅爾斯的思想,卻沒有加以簡化……他釐清了一項基本的政治鴻溝——不是介於左派與右派之間,而是介於另外的兩個陣營之間,一方認為沒有比個人權利與選擇更重要的東西,另一方則是宣稱植基於道德信仰的「共善政治」不能被忽略。──《華盛頓郵報》

作者簡介
 
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
 
牛津大學博士,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1980 年起在哈佛大學任教,以《自由主義與正義的侷限》一書奠定其學術地位,其後陸續出版《錢買不到的東西》《正義》《訂製完美》《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等,著作曾被翻譯成27 種語言,並獲得哈佛大學教學卓越獎。
 
桑德爾開設的「正義」課程以互動式教學為人津津樂道,思辨式的討論為學生帶來更多啟發,哈佛大學將其製作成電視節目,向大眾公開。
 
桑德爾亦將課程撰寫成《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一書,在全球造成轟動。桑德爾的講學足跡遍及歐洲、中國、印度、澳洲與北美,也是巴黎索邦大學的客座教授,曾為《大西洋月刊》《新共和》與《紐約時報》撰稿。2009 年在BBC 廣播電台「里斯講座」擔任主講人。
 
桑德爾曾經兩度來到台灣,在演講現場帶領聽眾實踐如同公開課中的「公共辯論」,探討當下最熱門的議題:人工智慧科技的道德影響;隱私在大數據時代是否仍然重要?如何處理退休人士與年輕一輩之間的世代正義問題?桑德爾向聽眾證明了深奧的哲學也能夠普及到一般民眾的生活,理性的公共辯論在各地都能實現。
 
譯者簡介
 
陳信宏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曾獲全國大專翻譯比賽文史組首獎、梁實秋文學獎及文建會文學翻譯獎等翻譯獎項,並以《好思辯的印度人》入圍第33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
 
譯作包括《令人著迷的生與死: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哲學課》、英國作家狄波頓系列作《我愛身分地位》《幸福建築》《宗教的慰藉》《新聞的騷動》、《藝術的慰藉》等。

  • 書封
  • 作者簡介
  • 目錄
  • 推薦序 閱讀《正義》,就是充實道德理論的最佳工具 苑舉正
  • 推薦序 透過提升道德思辨能力來改變想法,避免被偏見所左右 顏厥安
  • 推薦序 啟蒙的開端,讓我們對討論困難的社會議題無所畏懼 陳嘉銘
  • 推薦序 一本思索怎麼做才對與自由的快樂的好書 綠角
  • 推薦序 脫離「無法討論政治」的困境 朱家安
  • 推薦序 讓道德與政治問題重回台灣公共辯論的對話平台 黃益中
  • 推薦序 思辨正義,照見更高的內涵與高度 幸佳慧
  • 台灣版獨家作者序 思考「正義」,才能促使我們思考最好的生活方式 桑德爾
  • 1. 為所當為
  • 2. 最大幸福原則/功利主義
  • 3. 我們對自己是否擁有所有權?/自由放任主義
  • 4. 購買服務/市場與道德
  • 5. 重點在於動機/康德
  • 6. 平等的論據/羅爾斯
  • 7. 爭論平權措施
  • 8. 誰應得什麼?/亞里斯多德
  • 9. 我們對彼此有什麼義務?/忠誠的兩難
  • 10. 正義與共善
  • 致謝
  • 注釋
  • 版權頁